「中國加一」供應鏈模式對空運業有何影響?

我們從付運商試圖分散風險的現象,探討這個供應鏈模式對2023年空運業前景及需求的影響

我們現正處於一年當中的過渡時期,業界觀察家正期待後疫情時代市場需求在這個時候初現陽春。然而,我們面對的可能是另一番景象:市場走出疫情重新出發後,越來越多人對供應鏈會出現什麼變化,以及環球製造業會在何處落戶作出不同預測。

有些人宣稱,國際貿易緊張和疫情帶來的教訓,標誌著我們所認識的全球化時代告一段落;也有一些人預料,隨著中國內地重新開放,製造業累積已久的需求壓力可以得到釋放,令空運業迎來豐收的一年。但前例可循,事實的真相可能介於兩者之間。

對於中國解除防疫限制帶來的第一個明顯好處,國泰貨運商務總經理艾卓賢指出:「中國內地開放口岸後,市場整體情況明顯好轉,現在當地的經濟環境更加穩定,我們認為這有助提高對供應鏈的信心。」

隨著中國內地解除新冠肺炎防疫政策,供應鏈應會回復正常
隨著中國內地解除新冠肺炎防疫政策,供應鏈應會回復正常

中國內地航空網絡全速

國泰航空目前往來中國內地的客運和貨運航班已逐漸接近復常。隨著國泰航空陸續恢復網絡航班,運力將持續增加,預計客運業務可於3月底回到疫情前的50%。

然而,消費者需求仍稍嫌淡靜。同時,由於中國內地在疫情期間實施了為時頗長而且非常嚴格的防疫政策,促使空運業出現付運商嘗試分散其供應鏈風險的跡象,以求降低對中國內地的依賴。當時中國的防疫措施就影響了蘋果旗艦產品iPhone 14的出口計劃,不少報導指出,這家科技巨擘正考慮於2025年或之前,將約四分之一的蘋果手機iPhone 14生產線從中國內地轉移至印度,以減低未來可能面對的風險。

艾卓賢補充道:「經歷過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,每個人都會更仔細地審視自己的風險管理,現在他們或許更能體會到,無論你對目前情況有多大信心,後備方案永遠有備無患。我們發現付運商會在供應鏈下更多工夫,以確保自己更有信心掌握情況,如此一來,他們可能傾向肯定『中國加一』模式。這是許多人在考慮的模式,蘋果可能就是最好的例子。」

美國的汽車製造業是近岸外判的例子之一,縮短供應鏈距離
美國的汽車製造業是近岸外判的例子之一,縮短供應鏈距離

近岸及友岸外判的供應鏈模式

近岸外判或友岸外判是另一個類似的相關概念。此概念涉及縮短或重新設計供應鏈,或分散生產地點,使製造業庫存靠近地緣政治關係穩定的地區或相關地區之間。印度、越南及其他東南亞國家,便是經常被點名的近岸或友岸外判生產地。隨著美國的汽車業逐漸轉型為發展電動車,墨西哥亦成為其中一個越趨熱門的生產地。

飛協博貨運代理集團旗下雜誌《Flexport Research》的高級編輯Christopher Clague說:「在美國,越來越多電動車改由墨西哥生產,福特Mach-E休旅車的墨西哥廠房於2020年投入生產,日產亦於當地設立一家電動車工廠,而Tesla(特斯拉)、Volkswagen(福士)和寶馬均已計劃在墨西哥建立電動車廠房,其中有些已經動工。不少中國內地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亦留意到這個趨勢,因而開始在墨西哥投資。」

越南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成為「加一」

然而,將現有生產線全盤遷往別處絕非易事,它涉及龐大的基礎設施成本,而且招聘或培訓熟手員工並非一朝一夕,整個過程複雜而龐大,需要過人膽色。以越南為例,在2018年至2021年期間,越南對美國的出口增長約15%,但要將製造業遷至越南仍存在困難。當地固然歡迎外資對內投資,但亦設有限制和條件,而且若想提高越南的運力,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改善國內的物流基礎設施,目前該國正獲相關注資,當中包括於2030年前投入約176億美元修建國際機場,若專家預測成真,為數可觀的高端品牌製造商遷至越南,這筆修建機場的投資將不可或缺。

不過,Clague指出美國直至去年年底的越南名義進口數字不升反跌。他說:「越南的確是『中國加一』之說的主要角色,但目前的頂線數據還未有證實這個說法。」

現時還未見到出現全球化供應鏈受威脅的跡象
現時還未見到出現全球化供應鏈受威脅的跡象

全球化仍發揮作用

因此,雖然可見到付運商有分散供應鏈的跡象,但過程未能立竿見影,不足以應付一些更迫切的需求。最新發表的DHL 2022全球連通性指數亦持相同觀點,並指出:「最新數據可能會令一些讀者感到出乎意料,因為指數明確顯示儘管面對當前的衝擊,國際流動(國際貿易、人口、資本和資訊流動)仍保持明顯韌性,有力反駁了全球化正倒退的觀點。」

當然,由於國際貿易牽涉其他因素,難以得到準確的評估。許多地區的通貨膨脹削弱了消費者信心,而且批發及零售的庫存依然高企。在美國,批發及零售庫存分別比2019年高出15%及20%,可能要到今年下半年才會開始下降。Clague表示:「如果庫存一直高居不下,進口需求就會受到壓抑。」

反觀消費者和商品,兩者均有不同類型。越南目前尚未有能力大量生產頂級的高端消費商品,而且有些證據顯示,美國次級商品的庫存依然過剩。

Clague補充道:「疫情期間的需求變化,主要是針對非美國境內生產的商品,因此零售商不得不進口更多商品。理所當然,進口需要的交貨時間更長。萬一錯判需求,就要面對庫存積壓的問題。」

2023年的消費者情緒

然而,目前消費者對頂級或次級商品的需求如何?密歇根大學於3月發表最新的消費者調查報告,指出美國的消費者情緒下降,特別是收入較低、教育程度較低,以及較年輕的消費者。

此外,聯邦儲備局在2月的報告顯示,美國的信用卡債務已創下歷年新高。如果此債務是來自收入較低的人口,而且是因為防疫紓困計劃減少才令他們債台高築,則情況更為堪慮。Clague表示:「我們絕對有理由對庫存和信用卡消費的數字保持警惕。」

不過,他也指出,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增長強勁。他說:「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(經合組織)亦剛於本月提升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。我們看到許多相互矛盾的指標和討論,很難確認特定的單一指向。」

東莞的「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」提供由大灣區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海空聯運貨運服務選項
東莞的「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」提供由大灣區往香港國際機場的海空聯運貨運服務選項

中國內地經濟地位不倒

儘管如此,有一件事實始終未變,那就是中國內地即使在實施防疫限制的期間,依然能夠維持經濟龍頭的地位。根據香港貿易發展局(貿發局)的報告,中國內地的2022年進出口貿易增長7.7%,並預測2023年的中位數預期增長率為5%,並會在其後數年持續增長。

對於位處大灣區重鎮香港的國泰貨運來說,這無疑是好消息。區內東莞的「香港國際機場物流園」最近推出海空聯運貨運服務,加上大灣區這個重要出口樞紐擁有帶動進口貿易的龐大富裕人口,一切可謂如虎添翼。國泰貨運的艾卓賢說:「我們明白增長主要由國內消費帶動,但大灣區仍是最理想的優質製造業基地。這並不表示我們不認同越南也有巨大潛力,不過,某些『中國加一』地區仍有很長的路要走。」

無論如何,如果「中國加一」供應鏈重整成功,並且出現比目前更明顯的勢頭,國泰貨運仍穩操勝券。艾卓賢說:「我們對中國內地的未來固然充滿信心,即使『中國加一』有進一步發展,我們依然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。我們可以善用香港作為樞紐的優勢,以及我們的『匯流運送』營運模式,讓貨運代理將來自東南亞、中國和印度等多個產地的貨物運來香港,集中處理再運送到最終目的地。」

在我們期待經濟陽春初現和庫存減少之際,大灣區亦為我們帶來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