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及香港:緩慢但穩定?

雖然中國經濟增長放緩,影響香港未來前景,但珠三角的發展卻為鄰近地區指引一條光明大道. 撰文:CHRIS DODD

每條道路都有起點和終點,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積極推動的「一帶一路」政策的海上絲綢之路,其起點便是珠江三角洲,目前正加速發展中。

前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在任時提出「騰籠換鳥」策略,主張改變省內的經濟發展模式,從低階的製造業轉向更高增值的產品和服務。與此同時,香港經歷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經濟發展放緩,世界大型投資銀行亦轉移業務範疇,令香港的身分角色出現變化,必須反思自己的經濟定位。

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最近向《南華早報》透露:「我之前已經說過,這可能是香港20年來最惡劣的時刻。」那麼我們對未來有什麼展望?

珠江三角洲

珠江三角洲一直是中國和全球的製造工廠,但由於現時當地工資不斷提高、土地成本急升,還要面對東南亞鄰國工資較低的競爭,以及中國經濟放緩的影響,使珠三角的地位受到嚴峻考驗。

此外,中國從依賴廉價勞工生產低階產品的經濟形態,轉型至生產更高價值的產品和服務,可說好壞參半。珠三角的傳統出口品,包括電視機和雪櫃等電器,以及服飾、玩具、鞋履和電子產品等消費品目前的銷情都停滯不前。雖然2015年的出口量微升0.6%,高於全國平均值,但相較全球標準仍然未算突出。

中國增長放緩及持續的經濟改革,影響需求並打擊進出口。但國內的物流運輸業正進行產業轉型、金融服務革新及加速改善等正面發展,珠三角因此得以拓展多元化的工業基礎,使製造業產品更趨精緻。國內工廠亦引入自動化程序,也足以抵消工資上漲和員工流失的影響。

珠三角範圍的主要城市亦蓬勃發展。根據匯豐銀行的數據,2011至2014年間,深圳的經濟增長達12%,廣州為10%,惠州為13%,整個珠三角地帶則錄得10%增長。然而在整體產業結構中,傳統工業仍然穩佔約40%,高科技製造業只佔11.2%,仍需急起追貼目標。

香港

香港雖可倖免陷於財務危機,然而本地的投資銀行因應中國近期經濟放緩後的不穩定情況,已重新調整營運策略。

同時,中國經濟增長減慢,加上推行更嚴格的披露規定,令本港上市公司的數量大減,因此內地逐步開放股票市場的措施,可能有利亦有弊。

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(ASIFMA)行政總裁Mark Austen在香港向彭博新聞社表示:「香港人目前應該反思的問題,是如何成為中國的芝加哥,以對應自比為紐約的上海。」

市場預測香港今年經濟增長僅1至2%,低於2011至2014年的平均值5%。此外,由於毗鄰經濟不穩定的中國,穆迪和標準普爾最近相繼調低香港的信用評級展望。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回應時,特別強調香港與內地的連繫不會帶來負面影響,反而會締造更多商機。

受制於土地不足,部分工業亦呈現飽和,香港在2011至2014年的平均本地生產總值增長只有5%,相比珠三角其他城市難免相形失色。根據政府統計,香港的貨品出口於2015年下跌1.8%,2016年1至5月按年衰退4.5%,本地貨品出口減少16.6%,進口數量亦跌了6.6%。預期2016年全年出口總額將下跌4%。

下跌的部分原因是中國政策改變。以香港出口到內地的最大商品——黃金為例,就受到外來及內部的經濟緊縮因素影響。

話說回來,雖然香港和珠三角正處於未明朗的時刻,但區內仍不乏信心十足的資金,繼續享受豐盛的回報。目前的中國經濟模式鼓吹創新和多樣化,造就了不同類型的新經濟民企巨擘乘時冒起,其中大部分扎根於珠三角一帶。

例如有「中國矽谷」之稱的深圳市,正是不少本土科技企業,如騰訊、華為和中興通訊的橋頭堡,足以與全球同業爭一日之長短。此外,中國海洋石油等公司亦促使區內的石化業務方興未艾。

在2011至2014年間,廣東省急速增長的業務範疇包括金融、醫療保健、科研和服務、批發及零售業。

中國製造

隨著北京推行《中國製造2025》計劃,中國政府將重點發展信息科技、人工智能機械人、電動車及其他先進工業,勢必令區內的經濟發展邁進一大步。配合最新的「十三五」規劃(2016至2020年),內地將加強與香港和澳門的協同效益。

「十三五」規劃列明「泛珠三角的自由貿易區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推動貿易及金融業發展,同時深化與香港和澳門的交流合作。」

珠三角區域立志要在中國的經濟宏圖、全球貿易及新興趨勢中獨佔鰲頭,從基本的數據可見一斑。根據匯豐銀行的報告,廣東省在2014年的研發經費支出達到125億美元,遠較北京的20億美元及上海的45億美元為高,成為全國之冠。

無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帶來什麼影響,過去在貿易額上明爭暗鬥的珠三角和香港,肯定會有愈來愈緊密的合作。

舉例說,香港是西方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主要門戶,也是首要的離岸人民幣中心,在環球資產經理和投資銀行心目中仍具有堅如磐石的關鍵地位。

香港仍然位居廣東省貿易夥伴及外國直接投資來源首位,佔了全省貿易總額的22%。與此同時,中國內地(特別是廣東省)亦是香港的主要買家。

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黃河早前接受《南華早報》訪問時表示:「香港是泛珠三角區域的核心成員之一,隨著區內不同城市期望加緊合作,各取所長,沿途尋找商機,相信香港可受惠於當中的協同作用。」

中港簽訂《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》(CEPA)協議,進一步增加兩地的商貿交流,然而兩者破天荒的物流及基建互動,才是中港關係的成功關鍵。藉著協議可把內地商品帶進國際市場,同時保持與國際接軌,這正是珠三角前景一片光明的最主要原因。

香港和珠三角是全球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貿易及製造樞紐,成為龐大的國際海運和空運服務市場。廣州、深圳和香港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均位列全球十大貨櫃碼頭,毗鄰廠房是其一大優勢。這三個港口的規模和吞吐量,足以讓巨大貨輪滿載貨品運往全球,而這些貨品,均於附近的地方生產。

穆迪的2015年報告指出,廣州港和深圳港雖然面對「處理高檔及國際轉運貨物的香港港口的激烈競爭」,但兩者接通陸路及河道運輸,而且鄰近外貿導向型及高增值型的區域經濟,令其坐享地利優勢。

這三個世界最大港口彼此靠近,為珠三角及香港帶來物流上的便利。加上香港國際機場正密鑼緊鼓籌建第三條跑道,深圳則準備在市內加建三個新機場,分別為商務航班、水上飛機及直升機提供服務,亦將提高珠三角的空運運載力。

陸路運輸的發展亦不遑多讓,港珠澳大橋是連接三地的「橋、隧、路」三合一公路;香港與廣州之間的高速鐵路即將落成,更可縮短來往兩地和陸路運輸的時間。

鑑於時勢變化及本地政府的政治考量,接通各地並不容易。然而這些發展雄心勃勃、切合時勢又極為正面可取,相信無論是籠還是鳥均可獲利,兩全其美。